社区微工厂助力弱劳力增收,月均增收2500元,惠及500户家庭
近年来,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许多社区开始探索发展社区微工厂,以解决就业问题,特别是吸纳弱劳力,提高居民收入。社区微工厂以其灵活的工作方式、低门槛的参与条件,成为弱势群体实现自我价值、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。据悉,某社区微工厂自成立以来,已帮助500户家庭实现月均增收2500元,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。
社区微工厂,顾名思义,就是在社区内设立的小型加工厂。这些微工厂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,提供各种加工服务,如服装加工、食品加工、工艺品制作等。社区微工厂的设立,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,又为弱劳力提供了就业机会。
弱劳力,指的是因年龄、身体、文化等因素,难以从事高强度劳动的群体。他们往往面临着就业难、收入低的问题。社区微工厂的兴起,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就业平台。在这里,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内容,实现自我价值。
某社区微工厂负责人表示,自工厂成立以来,已吸纳了500户家庭的弱劳力。这些弱劳力中,既有退休老人,也有残疾人,还有家庭主妇等。他们在微工厂里,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,实现了月均增收2500元的目标。
社区微工厂的设立,不仅为弱劳力提供了就业机会,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。以某社区微工厂为例,该工厂与多家服装厂、食品厂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,为他们提供原材料加工、产品包装等服务。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,还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。
此外,社区微工厂还注重对员工的培训,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。工厂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,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。这样一来,员工在微工厂工作期间,不仅可以增加收入,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。
在社区微工厂的带动下,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。许多家庭通过微工厂的就业,实现了脱贫致富。同时,社区微工厂还注重环保,采用节能、环保的生产工艺,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。
总之,社区微工厂作为一种新型就业模式,在解决就业问题、提高居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未来,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社区微工厂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,为更多弱势群体带来福音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社区微工厂在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- • 夜游御河宋词光影秀惊艳亮相,票价上涨30%仍一票难求
- • 通许红薯亲子厨房开放日:城里娃体验“从泥土到美食”之旅
- • 尉氏胡辣汤产业园盛大开园,辣椒种植户年分红超5万元,非遗技艺标准化输出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开封籍科学家张某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,家乡设立奖学金助力人才培养
- • 西姜寨红豆杉小镇夜游,萤火虫森林浪漫指数满分
- • 开封荣膺“国际慢食协会授牌美食之都”,全球第八座获此殊荣
- • “中欧班列‘开封号’常态化运营,月均发送农产品千吨,助力农产品‘走出去’”
- •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历史课堂,50所试点校开启沉浸式学习新篇章
- • 比亚迪动力电池回收基地落户开封,年处理量突破10万吨,引领绿色循环经济新篇章
- • 民族乐器产业园助力留守妇女就业,月均工资达3500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通许县荣膺“中国酸辣粉之都”,红薯深加工产业园引10亿投资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郑开同城化劳务协作正式启动,助力脱贫劳动力就业新篇章
- • 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全覆盖,点燃脱贫群众内生动力
- • 开封PM2.5浓度创十年新低,烧烤摊全部安装静电除尘装置,环保行动成效显著
- • 尉氏辣椒主题时装周米兰首秀,“中国红”惊艳国际T台
- • 乡村振兴学院开学:农民变身直播带货高手,结业即获万元创业金
- • 兰考泡桐乐器制作技艺荣获国家非遗专项资金千万支持,传承千年匠心独运
- • 兰考黄河滩区渔灯会复活,芦苇扎灯重现明清盛景,夜经济增收200万
- • 祥符区数字汴绣NFT登陆苏富比,虚拟藏品拍出千万天价,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
- • 智慧养老手表免费发放:守护10万老人健康,实时监测心率,危险自动报警
- • 西区智慧体育公园盛大开放,AI健身指导助力全年龄段健身爱好者
- • 中德(开封)隐形冠军产业园盛大开园,23家德国“工业4.0”配套企业入驻助力中国智能制造
- • 开封青年返乡创业补贴政策升级,电商、民宿项目最高奖达50万
- • 兰考氢能公交示范线投运,助力绿色出行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30万棵
- • 开封菊花产业再创辉煌:深加工技术突破,菊花酒、菊花面膜进军欧盟市场
- • “通许铁锅烤红薯荣登非遗名录,智能烤炉传承古法,加盟店布局CBD引领美食新潮流”
- • 杞县蒜皮微雕破吉尼斯纪录,0.1毫米薄蒜皮刻《兰亭序》展现绝妙技艺
- • 朱仙镇豆腐干古法技艺复兴,非遗工坊助力200村民就业新篇章
- • 州桥遗址旁新开宋代炊具博物馆,游客体验制作菊花酥乐趣
- • 祥符区“乡村CEO”年薪制落地,海归硕士竞聘村集体经理人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套,外来务工者安居乐业有保障
- • 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正式投用,惠及10万居民水质改善指日可待
- • 清平街民族美食街华丽升级,免费摊位助力200户脱贫家庭创业
- • “树洞医院”开诊:AI诊断+名医会诊,百年古树死亡率降90%
- • 开封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,30万户家庭拥抱无害化卫生厕所新生活
- • 祥符区打造“零污染村庄”:垃圾分类换积分,新风尚引领乡村环保新篇章
- • 兰考滩区“渔家鼾声大赛”引热议,黄河浪声助眠音频播放破亿,揭秘乡村夜晚的独特魅力
- • 兰考民族乐器工坊开放研学之旅:亲手制作古筝,感受匠人精神
- • 中欧班列开封集结中心发车量翻倍,锂电池专列开辟中亚新通道
- • 我国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突破56家,三年增长20%,展现强劲发展势头
- • 汴幻灵境元宇宙剧场盛大开放,裸眼3D技术重现《东京梦华录》盛世繁华
- • 祥符区朱仙镇年画师徒制复活,00后学徒月薪过万拒当白领
- • 阿里云中原工业大脑启用,百家制造企业受益AI技术降本增效
- • 通许县荷塘经济兴起,莲藕小龙虾立体种养助力村民致富
- • “扶贫番茄小镇”智慧大棚投用,AI种植技术助产量翻番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兰考“四味菜”标准化出县,中央厨房直供北上广,年销量突破500万份
- • 全民健身中心免费开放,日均接待市民超2000人次,助力全民健康生活
- • 全国首个“氢能汴巴”投运,开封氢燃料电池公交成本低于燃油车,绿色出行新篇章开启
- • 背街小巷焕新颜,5万居民共享宜居环境
- • 开封“扶贫法律援助团”驻村,助力贫困户追回欠薪超百万
- • 黄河滩区退耕还草10万亩,生态补偿金惠及3万农民,共建绿色家园
- 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与三峡集团共建“智慧水利实验室”:共筑智慧水利新篇章
- • 兰考县泡桐经济链升级,助力超5万脱贫户年均增收破万元
- • 开封菊花产业升级:盆栽出口欧美,花茶年销千万盒,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
- • 杞县酱焖鸡申遗成功,中央厨房投产助力全县养鸡产业链升级
- • “新建5所乡镇卫生院,助力实现‘小病不出乡’目标”
- • 古吹台雅集重启,琴棋书画体验套餐引燃国风爱好者热情
- • “零工驿站”助力乡村振兴:覆盖全国乡镇,扫码接单日结工资,拖欠薪酬政府垫付
- • 朱仙镇木版年画产业蓬勃发展,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,传承人队伍壮大至百人
- • 贾鲁河生态廊道荣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,樱花节人气爆棚单日客流突破10万
- • 开封与郑州共建“数字自贸区”,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新路径
- • 清明上河园二期百亿级招商启动:元宇宙剧场与沉浸式酒店集群引领全球资本新风向
- • 兰考“零彩礼”公约写入村规,集体婚礼登上央视《焦点访谈》:传承文明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DNA技术助力考古,开封古墓群确认赵普直系后裔在浙江分支
- • 黄河鲤鱼文化馆盛大开馆,全鱼宴烹饪大赛奖金高达30万元,美食盛宴即将开启!
- • 杞县“大蒜共享厨房”成网红,游客挑战黑暗料理日倒百斤蒜,一场独特的美食盛宴!
- • 通许县“先心病儿童免费救治计划”启动,200例患儿获救,爱心传递温暖生命
- • 尉氏胡辣汤料包登陆SpaceX员工食堂,NASA华裔科学家带货助力中华美食走向世界
- • 黄河生态廊道秋季摄影大赛盛大启动,千亩芦苇荡变身打卡胜地
- • 通许红薯宴流水席破吉尼斯纪录,千人共品108道红薯菜品,传承美味新篇章
- • 开封高新区携手中科院新材料实验室,共筑省内技术新高地
- • 兰考黄河滩区万人搬迁工程圆满收官,扶贫社区配套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通许“农业大脑”上线,AI精准预测红薯最佳收获期,助力损耗降低25%
- • 李师师文化园实景演艺升级,全息投影再现樊楼夜宴盛景,文化盛宴邀您共赏
- • 农村学校5G+远程同步课堂助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
- • 杞县大蒜深加工产品获清真认证,助力年创汇2亿美元,中东市场迎来新机遇
- • 尉氏胡辣汤产业学院揭牌,校企合作助力年输送千名技能人才
- • 大蒜深加工产业园二期投产,助力乡村振兴,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
- • 宋代科技史重大突破:苏颂《新仪象法要》手稿真迹在汴展出,揭秘古代科技瑰宝
- • 禹王台区多措并举,扩建12所中小学,全面消除“大班额”
- • “大蒜之乡”农耕研学基地盛大开放,亲子家庭共享挖蒜晒蒜的田园乐趣
- • 通许县打造辣椒主题乐园,辣味博物馆与采摘体验助力游客突破10万大关
- • 顺河汤馆一条街荣登央视,羊肉汤名扬四海,十大必喝羊肉汤榜单出炉
- • 通许县荣膺“中国酸辣粉之都”,红薯深加工产业园引10亿投资助力乡村振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