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封老年大学非遗课程结硕果,银发学员作品远销海外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,传统文化教育在各个层面的推广也日益广泛。开封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,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,还涌现出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银发学员。近日,开封老年大学开设的非遗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果,学员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,更是远销海外,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开封老年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将非遗课程纳入教学体系,旨在让老年学员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,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。学校开设了包括剪纸、泥塑、刺绣、书法等多种非遗课程,吸引了众多热爱传统文化的老年朋友前来学习。
在剪纸课程中,学员们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,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巧,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剪纸作品。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开封古城的风貌,还蕴含了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。其中,学员张阿姨的剪纸作品《清明上河图》更是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。
在泥塑课程中,学员们从最基本的泥塑手法学起,逐步掌握了泥塑的技巧。他们的作品形态各异,有的生动活泼,有的古朴典雅。其中,学员李大爷的泥塑作品《黄河之水天上来》被多家媒体报道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刺绣课程同样吸引了众多学员的喜爱。他们通过学习,不仅掌握了刺绣的基本技法,还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刺绣作品。学员王奶奶的刺绣作品《牡丹花开》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,被海外收藏家收藏。
书法课程是开封老年大学更受欢迎的课程之一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学员们从最基本的笔画学起,逐步掌握了书法的技巧。他们的作品既有古朴典雅的楷书,也有飘逸潇洒的行书。其中,学员赵大爷的书法作品《兰亭序》在国内外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。
这些非遗课程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展览和比赛中屡获殊荣,还远销海外。许多外国友人通过这些作品,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,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开封老年大学非遗课程的开设,不仅让老年学员们学到了技艺,更让他们找到了生活的乐趣。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,学员们的作品也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像开封老年大学这样的机构,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,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喜爱中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