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封市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入库率全省第二,再创佳绩!
近日,开封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入库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,入库率达到了全省第二,再次彰显了开封市在项目管理和招商引资方面的强大实力。
“三个一批”项目,即一批重点建设项目、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和一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,是开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此次入库率全省第二的成绩,充分体现了开封市在项目管理工作上的精细化和高效化。
开封市高度重视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入库工作,将其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。为此,开封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,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,明确了责任分工,确保了项目入库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在项目筛选过程中,开封市严格遵循“优中选优”的原则,对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。通过筛选,一批具有较高投资效益、良好社会效益和较强带动作用的优质项目脱颖而出,为开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为确保项目顺利入库,开封市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,争取政策支持。同时,开封市还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,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开封市坚持问题导向,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,确保项目按期完成。
此次入库的“三个一批”项目,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升级、科技创新、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。其中,重点建设项目如城市轨道交通、高速公路、水利设施等,将为开封市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,提升城市品质;重点民生项目如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,将有效改善市民生活条件;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如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,将为开封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。
开封市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入库率全省第二的成绩,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开封市将继续加大项目管理工作力度,以更加务实的作风、更加高效的举措,推动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取得更大成效。
首先,开封市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,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。通过简化审批流程、降低企业成本、提供政策支持等措施,为项目落地创造有利条件。
其次,开封市将加强项目管理,确保项目按期完成。通过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,强化项目督导检查,确保项目顺利实施。
最后,开封市将注重项目效益,发挥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。通过项目实施,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提高城市竞争力,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总之,开封市在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入库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开封市将继续努力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、建设现代化开封而努力奋斗。
- • 开封花生糕成功进军欧盟市场,“白记”老字号荣获国际食品安全认证
- • 通许县:中原蔬菜之都崛起,冷链物流助力全国覆盖
- • 祥符区西瓜酱斩获国际发酵食品金奖,微生物专利卖出天价,引领中国发酵食品新潮流
- • “扶贫助残基地”正式投用,为500名残疾人开辟就业新天地
- • 贫困村光伏分红发放,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,惠及2000家庭
- • 京东携手开封打造“AI养牛”系统,引领智慧农业新潮流
- • 全国首条无人酸辣粉生产线投产,日产200万桶直供直播间,开启无人餐饮新纪元
- • 尉氏县建成豫东最大农产品云仓,直播订单3小时发往全国
- • 开封市儿童医院新院区盛大开诊,助力全市儿科就诊压力缓解
- • 千年地窖变身密室逃脱,通许红薯窖藏密室逃脱盛大开业,农耕智慧与谜题探险完美融合
- • 岳飞诞辰940周年:全球岳氏后裔齐聚开封,千人共诵《满江红》
- • 通许红薯诗歌朗诵会成功举办,农民诗人用方言吟诵土地赞歌
- • 《铁面包公》动画以开封方言登陆央视,方言保护成热议焦点
- • 城市更新基金扩容至200亿,历史街区改造特许经营招标启动:重塑城市风貌,焕发古街新活力
- • 开封市发放全省首笔“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”20亿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河南尉氏盐碱地种出“海水稻”,亩产900公斤创黄河流域新高
- • 老旧小区改造助力内需增长,惠及12万户居民
- • 中原最大零碳产业园成功并网,入驻企业绿电使用成本大幅降低
- • 杞县国际大蒜文化节盛大开幕,全球客商共赏“蒜艺雕刻”非遗技艺
- • 社区助老食堂开业,60岁以上老人享5折用餐补贴,温暖夕阳红
- • 尉氏胡辣汤产业绿色发展新篇章:辣椒渣制成生物炭助力碳中和
- • “巾帼扶贫课堂”助力通许留守妇女,直播带货月销百万,共筑乡村振兴梦
- • 通许农耕博物馆开馆,300件老物件见证红薯种植百年史
- • “药膳羊肉汤”标准化发布,20家中医院联合推荐养生配方,冬季滋补新选择!
- • 夜游御河宋词光影秀惊艳亮相,票价上涨30%却一票难求
- • 开封3000辆流动小吃车持“宋都美食标”上岗,打造特色美食新名片
- • 比亚迪开封基地首款钠离子电池成功下线,成本优势显著,直降30%
- • 开封坠子书:非遗瑰宝登上央视舞台,抖音播放量破亿,传承之路再焕生机
- • 祥符区共享农机APP正式上线,一键呼叫收割机,服务响应速度超越滴滴
- • 尉氏辣椒主题图书馆落成,万册“辣文化”书籍汇聚研学圣地
- • 通许酸辣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, "中国酸辣粉之都"品牌全球发布
- • 开封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助力贫困家庭子女:入学即签就业协议,圆梦未来
- • 酸辣粉产业学院毕业生在兰考供不应求,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祥符区家长学校创新应用ChatGPT,定制育儿方案助力家庭教育,投诉量下降60%
- • 汴绸织造技艺惊艳米兰设计周,时装秀播放量突破2亿大关
- • “第一楼灌汤包”扬帆海外,纽约时代广场门店年营收破亿,中华美食走向世界舞台
- • 尉氏辣椒种植保险全域覆盖,AI技术助力定损赔付效率提升10倍
- • 聋哑游客手语点赞开封交警,警民温情互动登热搜榜首,传递正能量!
- • 开封青年返乡创业补贴政策升级,电商、民宿项目最高奖达50万
- • 新型职业农民享购房补贴,千人落户县城安居兴业
- • 尉氏辣度天气预报刷屏,湿度风速AI测算今日宜吃微辣中辣
- • 14岁中学生科研论文惊艳《农业科学》期刊,杞县学子大蒜研究展风采
- • “北斗+农业”应用示范基地挂牌,农机导航精度达厘米级,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
- • 开封研发低糖花生糕,糖尿病患者可安心食用
- • 宋代科技史重大突破:苏颂《新仪象法要》手稿真迹在汴展出,揭秘古代科技瑰宝
- • 苏轼《寒食帖》NFT数字藏品拍卖破千万,助力汴梁古城修复工程
- • 兰考万亩林场成为全国首个泡桐碳汇交易试点,年吸碳量达10万吨
- • 鼓楼区绿化升级,新增绿化面积达2万㎡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
- • 尉氏智能制造产业园签约比亚迪,投资80亿打造新能源车零部件基地
- • “UU跑腿携手‘智慧超脑’,助力1000万灵活就业者拓展新机遇”
- • “护学专线”公交开通,为5000名学生安全护航
- • “跟着苏轼足迹游开封——美食专线带你领略20处诗词中的老店风情”
- • 中日韩“宋文化研学联盟”在开封成立,共筑文化交流新平台
- • 通许红薯诗歌朗诵会成功举办,农民诗人方言朗诵《红薯大地》传递乡土情怀
- • 西区智慧体育公园盛大开放,AI健身指导助力全民健康
- • 通许“红薯小镇”创新试水共享农田,市民认养地块可远程直播监控
- • “开封防返贫动态监测平台正式上线,AI技术助力困难户风险预警”
- • 尉氏县肉牛养殖保险全覆盖,财政补贴保费8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开封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全省推广,留守老人“搭伙做饭”共享温馨时光
- • 杞县大蒜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启用,一扫码便知种植全流程
- • 非遗体验专线:穿越千年,感受汴绣、年画、灯笼与梵乐的工匠精神之旅
- • 祥符区“扶贫公益直播周”正式启动,网红带货助力千万农产品销售
- • 兰考“四味菜”标准化出县,中央厨房直供北上广,年销量突破500万份
- • 首个智慧农贸市场启用,扫码溯源守护“菜篮子”安全
- • 大相国寺梵乐非遗展演每周上演,游客可参与祈福仪式,感受千年古刹的文化魅力
- • 开封全域实现5G网络覆盖,智慧城市项目落地开花
- • 杞县大蒜金融助力10万农户,产业链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
- • 历史街区改造特许经营招标启动,社会资本将获20年运营权
- • 兰考泡桐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,林菌、林禽模式引领全国绿色发展新潮流
- • 祥符区“教育局长直通车”小程序:家长诉求48小时内必回应,家校沟通新篇章
- 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额突破5亿元,孵化科技型企业32家,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
- • 全省首家“黄河生态文明青少年实践基地”在XX市挂牌,助力青少年环保意识提升
- • 新出土文献揭秘:高俅曾是宋代蹴鞠改革顾问,学界重评历史角色
- • 通许酸辣粉年销量突破20亿,直播间每分钟卖出8000包,成为网红美食新宠
- • 开封市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入库率全省第二,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成效
- • 开封西瓜文化节盛大开幕,“汴梁红”新品种惊艳亮相拍出万元天价
- • 开封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,便民利企成效显著
- • 《大宋·东京梦华》实景演出升级XR技术,观众体验穿越时空的沉浸式观演盛宴
- • 文殊寺老街非遗市集热闹开市,汴京灯笼张传人现场教学扎灯技艺
- • 开封迎来全省最大跨境电商直播基地,TikTok主播单场带货百万美元
- • 尉氏辣椒主题灯光秀点亮,千亩椒田变身光影艺术画廊
- • 杞县蒜皮微雕艺术馆开馆:0.1毫米薄蒜皮刻出《清明上河图》展现匠心独运
- • 兰考泡桐花音乐节盛大启幕,民谣歌手在桐树林中深情演绎《黄河谣》
- • “扶贫刺绣工坊”电商平台上线,月均订单破万件助力增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