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许“农业大脑”上线,AI精准预测红薯最佳收获期,损耗降低25%

开封新闻网 阅读:7 2025-07-06 05:13:24 评论:0

近日,河南省通许县农业部门宣布,一款名为“农业大脑”的智能化系统正式上线。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能够精准预测红薯的最佳收获期,有效降低红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,预计将实现红薯损耗降低25%的目标。

通许县作为中国红薯之乡,红薯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,年产量超过30万吨。然而,由于传统种植模式中缺乏科学的收获时间预测,红薯在收获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,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通许县积极探索科技兴农之路,引进了“农业大脑”这一智能化系统。

“农业大脑”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,包括气象监测、土壤监测、作物生长监测等。通过实时收集农田环境数据,系统可以分析红薯的生长状况,并结合历史数据,预测红薯的最佳收获期。农民可以根据预测结果,合理安排收获时间,从而降低损耗。

据了解,该系统在通许县的部分红薯种植基地进行了试点应用。结果显示,采用“农业大脑”系统预测的最佳收获期,红薯的损耗率较传统收获方式降低了25%。这一成果得到了当地农民的广泛认可。

“农业大脑”系统的成功上线,不仅降低了红薯损耗,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。农民张先生表示:“以前我们都是根据经验收获红薯,有时候收获过早或过晚,导致红薯损耗很大。现在有了这个系统,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。”

此外,“农业大脑”系统还具有以下优势:

1. 提高生产效率:通过精准预测收获期,农民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,提高生产效率。

2. 优化资源配置: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环境数据,为农民提供施肥、灌溉等方面的建议,优化资源配置。

3. 降低生产成本:通过降低损耗,减少化肥、农药等投入,降低生产成本。

4.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: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,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未来,通许县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推广“农业大脑”系统在更多农作物上的应用。同时,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,不断优化系统功能,为农民提供更加精准、高效的服务。

总之,通许“农业大脑”系统的上线,标志着我国农业智能化、信息化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。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,相信会有更多像“农业大脑”这样的创新成果涌现,为农民增收、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开封要闻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开封新闻网是综合性新闻平台,提供开封政策解读、民生服务及文化动态